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楊錦郁講一代優婆夷 精彩人生如電影
2021-10-20
佛光山永和學舍10月15日的「心靈講座」,邀請《人間福報》總監楊錦郁主講「一代優婆夷孫張清揚、呂碧城」兩位居士的故事。楊總監將多年來蒐集的歷史檔案、照片等珍貴史料,化為90分鐘演講,聽眾讚嘆內容精彩,有如看了一場好電影。
楊錦郁表示,孫張清揚出身湖南,本名張晶英,從小就生長在富裕、思想開放的家庭,就讀南京匯文女中時,認識甫留美歸國的孫立人將軍。兩人一見鍾情,18歲高中畢業,兩人就在上海結婚,郎才女貌,傳為佳話。
但是,倆人締結連理後,孫立人將軍忙於剿共、對日抗戰、中緬印戰爭,因此婚後聚少離多。由於年輕愛玩,孫立人不在家時,每天都與友人玩樂打發時間。
民國23年,22歲的孫張清揚在江西南昌時,有一天夢見觀世音菩薩手持淨瓶,接著又夢見一名老婦對她說:「妳宿世有佛緣,但為紅塵所迷,愈早學佛愈好。」夢醒之後,孫張清揚感動得痛哭流涕,決定入山林學佛修行。
孫張清揚寫信給遠在軍中的丈夫及母親,但孫立人回信勸她在家學佛就好,不用去深山寺廟裡。母親更親自跑到南昌找女兒:「妳想修行,我很歡喜;但妳對佛教不懂,等妳多了解、多研究以後,再入山修行也不遲。」並送給女兒一串念珠,要她稱唸佛號、學習佛法。
民國24年,孫張清揚跟隨孫立人在浙江寧波郊外駐紮時,某天晚上走出家門,想要眺望夜景,經過漆黑的河邊,突然颳來一陣陰風,她返家後即開始吐血,且嘴角歪斜,讓愛美的她痛不欲生,想方設法就是無法治癒怪病。
由於孫張清揚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,得知消息後,就從南京趕到寧波探視女兒,並請女婿全家齋戒一天,在院子裡擺香案、燒香祈禱,持誦大悲咒21遍,求淨水給孫張清揚喝,虔誠祈求觀世音菩薩護佑後,怪病得以痊癒。自此,孫張清揚知道佛法不可思議,於是起了堅定的信心,常跟母親到各大名山禮佛參訪。
星雲大師與孫張清揚居士認識的因緣,是因星雲大師的師父志開上人創辦宗仰中學,孫立人將軍是宗仰中學的董事,因此大師早年在棲霞山寺律學院讀書時,偶爾會見到孫張清揚與母親到棲霞山寺禮佛,並皈依棲霞山寺退居老和尚卓塵長老座下。
民國37年,孫立人調到台灣擔任陸軍訓練司令,孫張清揚也跟著到台灣,並捐出1000萬元舊台幣,而時任國大代表的李子寬居士也捐出500萬元,兩人聯合買下現在的台北市善導寺,並把太虛大師在大陸所創辦的佛教文化機構遷到台灣來。
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後,由於時局混亂,一度訛傳大陸派遣500名僧侶來到台灣從事間諜滲透顛覆工作,中壢圓光寺多位僧人因而身陷囹圄。孫張清揚接獲訊息後,立刻與國大代表王均一等人致函行政院長陳誠,請求釋放遭誣陷入獄的大陸僧伽,包括慈航、星雲、道源、了中等數十位法師因而倖免於難。
民國44年,孫張清揚變賣首飾請購一套日本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,並託外交部長葉公超、駐日大使董顯光以航空專機運回台灣,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發起影印《大藏經》募資團隊,由南亭老法師擔任團長、星雲法師任領隊、煮雲法師負責聯絡、宜蘭念佛會8位蓮友為團員,組成文宣隊環島宣傳,感人事蹟不勝枚舉,最後募得500部《大藏經》影印訂單功德款。
孫張清揚晚年,因孫立人將軍被軟禁在台中,她除了到台中探望夫婿外,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台北永和住所,一心精進修行念佛。後來因身體微恙,星雲大師時常前往探望,直到孫夫人往生時,星雲大師與法師、信眾於7日內,24小時不間斷持續念佛,以感念孫夫人對於佛教的無私奉獻。
孫張清揚在晚年時,將位於台北永和的日式寓所捐贈給佛光山,指名作為弘法教育基金之用,也就是如今的「永和學舍」。
楊錦郁接著分享「一代女史」呂碧城的故事。呂碧城出生於富裕的官宦之家,擅長寫作,小時候2名哥哥及父親相繼往生,因為沒有男人當家,父親的家產就被族人侵佔。後來母親送她投靠在天津塘沽當官的舅舅,但是舅舅很保守,反對女性讀書,後來呂碧城就獨自去天津,並輾轉獲得《大公報》創辦人英斂賞識,延聘她到報社擔任編輯。
呂碧城後來任職天津女子學堂(後改名北洋女子學院)總教習,升任校長,也曾轉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。離職後到上海經商致富,再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;學成歸國後,呂碧城一心要改革教育,推動婦女運動不遺餘力。
呂碧城曾旅居瑞士半年,其間遇到信徒在發送印光法師宣揚淨土宗的宣傳單,因看到宣傳單內容有淨土宗「十念法」等文章而發願,如果自己有佛緣,希望能感應。當天晚上真的夢見一個大池塘裡有很多蓮花,又夢見西方極樂世界,因此因緣讓她即刻斷葷茹素,且不再寫風花雪月文章。
楊錦郁表示,呂碧城晚年都在推廣提倡素食、戒殺護生,是佛教的大推手。因為長年在國外,也將佛教的經典翻譯成英文,對佛教的貢獻非常多,是一代優婆夷的典範。
楊錦郁表示,孫張清揚出身湖南,本名張晶英,從小就生長在富裕、思想開放的家庭,就讀南京匯文女中時,認識甫留美歸國的孫立人將軍。兩人一見鍾情,18歲高中畢業,兩人就在上海結婚,郎才女貌,傳為佳話。
但是,倆人締結連理後,孫立人將軍忙於剿共、對日抗戰、中緬印戰爭,因此婚後聚少離多。由於年輕愛玩,孫立人不在家時,每天都與友人玩樂打發時間。
民國23年,22歲的孫張清揚在江西南昌時,有一天夢見觀世音菩薩手持淨瓶,接著又夢見一名老婦對她說:「妳宿世有佛緣,但為紅塵所迷,愈早學佛愈好。」夢醒之後,孫張清揚感動得痛哭流涕,決定入山林學佛修行。
孫張清揚寫信給遠在軍中的丈夫及母親,但孫立人回信勸她在家學佛就好,不用去深山寺廟裡。母親更親自跑到南昌找女兒:「妳想修行,我很歡喜;但妳對佛教不懂,等妳多了解、多研究以後,再入山修行也不遲。」並送給女兒一串念珠,要她稱唸佛號、學習佛法。
民國24年,孫張清揚跟隨孫立人在浙江寧波郊外駐紮時,某天晚上走出家門,想要眺望夜景,經過漆黑的河邊,突然颳來一陣陰風,她返家後即開始吐血,且嘴角歪斜,讓愛美的她痛不欲生,想方設法就是無法治癒怪病。
由於孫張清揚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,得知消息後,就從南京趕到寧波探視女兒,並請女婿全家齋戒一天,在院子裡擺香案、燒香祈禱,持誦大悲咒21遍,求淨水給孫張清揚喝,虔誠祈求觀世音菩薩護佑後,怪病得以痊癒。自此,孫張清揚知道佛法不可思議,於是起了堅定的信心,常跟母親到各大名山禮佛參訪。
星雲大師與孫張清揚居士認識的因緣,是因星雲大師的師父志開上人創辦宗仰中學,孫立人將軍是宗仰中學的董事,因此大師早年在棲霞山寺律學院讀書時,偶爾會見到孫張清揚與母親到棲霞山寺禮佛,並皈依棲霞山寺退居老和尚卓塵長老座下。
民國37年,孫立人調到台灣擔任陸軍訓練司令,孫張清揚也跟著到台灣,並捐出1000萬元舊台幣,而時任國大代表的李子寬居士也捐出500萬元,兩人聯合買下現在的台北市善導寺,並把太虛大師在大陸所創辦的佛教文化機構遷到台灣來。
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後,由於時局混亂,一度訛傳大陸派遣500名僧侶來到台灣從事間諜滲透顛覆工作,中壢圓光寺多位僧人因而身陷囹圄。孫張清揚接獲訊息後,立刻與國大代表王均一等人致函行政院長陳誠,請求釋放遭誣陷入獄的大陸僧伽,包括慈航、星雲、道源、了中等數十位法師因而倖免於難。
民國44年,孫張清揚變賣首飾請購一套日本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,並託外交部長葉公超、駐日大使董顯光以航空專機運回台灣,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發起影印《大藏經》募資團隊,由南亭老法師擔任團長、星雲法師任領隊、煮雲法師負責聯絡、宜蘭念佛會8位蓮友為團員,組成文宣隊環島宣傳,感人事蹟不勝枚舉,最後募得500部《大藏經》影印訂單功德款。
孫張清揚晚年,因孫立人將軍被軟禁在台中,她除了到台中探望夫婿外,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台北永和住所,一心精進修行念佛。後來因身體微恙,星雲大師時常前往探望,直到孫夫人往生時,星雲大師與法師、信眾於7日內,24小時不間斷持續念佛,以感念孫夫人對於佛教的無私奉獻。
孫張清揚在晚年時,將位於台北永和的日式寓所捐贈給佛光山,指名作為弘法教育基金之用,也就是如今的「永和學舍」。
楊錦郁接著分享「一代女史」呂碧城的故事。呂碧城出生於富裕的官宦之家,擅長寫作,小時候2名哥哥及父親相繼往生,因為沒有男人當家,父親的家產就被族人侵佔。後來母親送她投靠在天津塘沽當官的舅舅,但是舅舅很保守,反對女性讀書,後來呂碧城就獨自去天津,並輾轉獲得《大公報》創辦人英斂賞識,延聘她到報社擔任編輯。
呂碧城後來任職天津女子學堂(後改名北洋女子學院)總教習,升任校長,也曾轉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。離職後到上海經商致富,再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;學成歸國後,呂碧城一心要改革教育,推動婦女運動不遺餘力。
呂碧城曾旅居瑞士半年,其間遇到信徒在發送印光法師宣揚淨土宗的宣傳單,因看到宣傳單內容有淨土宗「十念法」等文章而發願,如果自己有佛緣,希望能感應。當天晚上真的夢見一個大池塘裡有很多蓮花,又夢見西方極樂世界,因此因緣讓她即刻斷葷茹素,且不再寫風花雪月文章。
楊錦郁表示,呂碧城晚年都在推廣提倡素食、戒殺護生,是佛教的大推手。因為長年在國外,也將佛教的經典翻譯成英文,對佛教的貢獻非常多,是一代優婆夷的典範。
最新消息
歐洲重要價值夥伴計畫國會幕僚團參訪佛館 領略宗教開放與包容
2025-08-23工研院佛學社講座 AI浪潮下的安心之道
2025-08-23孝道月佛光山僧眾功德回向 信眾共祈世界和平
2025-08-23鳳山二會贈公益吉祥米 關懷後庄弱勢家庭
2025-08-23溫哥華方廣分會參與公園清潔 維護城市綠意
2025-08-23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舉行灑淨祈福儀式
2025-08-23怡保自然療癒工作坊 啟動身心靈平衡
2025-08-23東京佛光人捐贈白米 支持社會福祉協議會
2025-08-23怡保押花藝術工作坊 領悟把握活在當下
2025-08-23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⑮
2025-08-23
相
關
消
息
與星雲大師再一次靠近 東京論壇回顧星雲大師的智慧與風範 2025-07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齊豫與李建復攜手嗨翻全場 2025-06-30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歐麗娟詮釋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 2025-06-29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2025-06-26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王文靜談住在喜馬拉雅山風光 2025-06-25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月卿分享如何升級自癒力 2025-06-24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謝震武暢談活出上善若水的人生 2025-06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蔣勳聚焦談「祇樹給孤獨園」 2025-06-22